
【名词&注释】
心动过速(tachycardia)、房室传导阻滞、功能性(functionality)、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不应期延长、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有效不应期延长
B.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以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共有特征,但应除外
A. 心动过速可被程序刺激诱发或终止
B. 节律规整,心率常为150~250次/分
C. QRS波群时限正常或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
D. RP′间期 E. 心动过速时可出现房室2:1传导
[单选题]以下不是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的是
A. 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B.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C. 室间隔增厚
D. 常见三尖瓣反流
E.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单选题]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
A. 窦性停搏
B. 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 心室扑动
E. 心室颤动
[单选题]窦性P波的组成
A.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除极
B. 前半部代表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复极
C.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D. 前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E.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
[多选题]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治疗有
A. 应用胺碘酮
B. 洋地黄用量减少
C. 补充钾盐
D. 实行电复律
E. 立即停止用洋地黄
[单选题]关于窦房结的血流供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由左前降支供血
B. 约60%的人供血来自右冠状动脉
C. 约40%的人供血来自左回旋支
D. 约有10%的人接受左、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
E. 窦房结内动脉很丰富
[多选题]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
A. 冠状动脉狭窄
B. 冠状动脉痉挛
C.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D. 心肌桥
E. 以上都错
[单选题]下列不适于电复律的是
A. 阵发性房颤
B. 急性房颤
C. 持续性房颤
D. 孤立性房颤
E. 永久性房颤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dpd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