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故意犯罪(intentional crime)、诉讼时效(limitation of action)、错误认识(erroneous realization)、民事行为(civil act)、中央军委(military commission)、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央国家机构(central state organs)、国家主席、《民法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单选题]行为人对( )的错误认识,不构成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A. 行为性质
B. 对方当事人
C. 标的物的规格
D. 行为动机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 ( )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A.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B.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C.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 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科学、讲法治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征,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B. 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C. 在构成法律规范的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行为模式
D. 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多选题]我国的中央国家机构(central state organs)包括(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家主席和国务院
C. 中央军委
D.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单选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的是( )。
A. 实体权利
B. 胜诉权
C. 起诉权
D. 请求权
[多选题]《秦律》规定,在量刑定罪时( )。
A. 诬告加重
B. 累犯加重
C. 共犯加重
D. 故意犯罪加重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97p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