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犯罪构成、治安管理(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政府信访工作、不法侵害行为、破门而入(break into)、构成犯罪(a crime)、不法侵害人(unlawful offender)、有关规定(related regulations)、特殊正当防卫(special justifiable defense)、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violent crime which endangered personal
...)
[多选题]下列有关信访的何种做法是正确的?
A. 田某对乡政府的决定不服,可以采用走访形式到市政府提出信访事项
B. 某县人民政府信访局收到李某提出的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李某
C. 某县工商局不设立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违反了信访规定
D. 沈某对某县人民政府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可以请求市政府复查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第 18 题 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
A. 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violent crime which endangered personal)以外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unlawful offender)死亡的,均属防卫过当
B. 由于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武装叛乱、暴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special justifiable defense)
C. 放火毁损自己所有的财物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
D. 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
[单选题]第 45 题 王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局处以5天行政拘留,王某不服,经复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判决维持该行政处罚。王某上诉,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后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对王某的行政拘留是违法的。二审法院该作何判决?( )
A. 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并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其就赔偿问题另行起诉
B. 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违法,告知赔偿另行起诉
C. 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违法,就赔偿问题调解不成,将全案发回重审
D. 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并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
[单选题]某计算机研究所接受上级单位下达的任务,开发了一套人事管理软件,项目任务书中对该软件的著作权归属未作约定。该软件的著作权应属于:( )
A. 计算机研究所
B. 上级单位
C. 软件开发者
D. 计算机研究所和上级单位
[单选题]王某在某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某与企业同意续签劳动合同,无论王某是否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都应当签订
B. 王某提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应当签订
C. 王某与企业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王某提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应当签订
D. 企业有权决定是否与张某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单选题]第 30 题 国务院某部制定一规章规定,对某一行政违法行为,除可以给单位处以罚款以外,还可以给予直接责任人5000元以下罚款,但有关规定(related regulations)这一违法行为处罚的法律、行政法规并未规定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行政处罚。下列有关该规章违法的理由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因为规章无权规定罚款的行政处罚
B. 因为该规章对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作出处罚规定
C. 因为该规章扩大了法律、行政法规给某一行为行政处罚的主体种类
D. 因为该规章超出了法律、行政法规对某一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幅度范围
[多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有哪几项?( )。
A. 我国地方行政区域既有三级制(省级、县级、乡级)也有四级制(省级、市级、县级、乡级)
B.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三级,即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C. 如我国需要设立新的直辖市,则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D. 区域界限产生争议时,应当由发生争议的区域的共同上级主管机关来决定
[多选题]第 37 题 下列有关刑法上危害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没有危害结果就不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B. 危害结果包括现实危险状态
C. 危害结果必须与危害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D. 危害结果并不是所有犯罪的必备要件
[多选题]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的称号。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作为公民的哪些宪法权利?( )。
A. 人身自由
B. 住宅不受侵犯
C. 受教育的权利
D. 人格尊严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7nv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