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低钾血症(hypokalemia)、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外源性(exogenous)、心外膜(epicardium)、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右心室乳头肌(right ventricular papillary muscle)
[多选题]下列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的是
A. 外科手术γ电刀
B. 体外碎石冲击波
C. X线检查
D. 磁共振
E. 经胸除颤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男性,5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T波直立而U波倒置,多提示
A. 无临床意义
B. 冠心病
C. 肺源性心脏病
D. 心包积液
E. 低钾血症
[单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正常人T波与QRS波群方向相同的原因是
A. 复极顺序与除极顺序相同,都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epicardium)方向推进
B. 心内膜与心外膜(epicardium)同时除极和复极
C. 复极从心外膜(epicardium)向心内膜方向推进,与除极方向相反
D. 除极与复极从室间隔开始向左、右心室推进
E. 细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位最先开始复极
[单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但应除外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单选题]右束支位于三尖瓣
A. 前叶的前上方
B. 后叶的后下方
C. 隔侧叶的后下方
D. 前叶的后下方
E. 隔侧叶的前上方
[单选题]室上嵴肥厚可引起
A. 明显的心脏顺钟向转位
B. V1导联P波电压增高
C. V5导联R/S>1
D.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E. 室性心动过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7np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