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斑疹伤寒(typhus)、平均值(average)、Ⅰ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ⅰ)、Ⅲ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ⅲ)、变形杆菌感染(proteus infection)、Ⅳ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etivity)、多方面作用、回归热(relapsing fever)、小数点(decimal point)
[单选题]3p11.1代表
A. 3号染色体短臂1区1带1亚带
B. 3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1亚带
C. 3号染色体短臂1区11带
D. 11号染色体短臂3区1带
E. 11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见于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阻塞性黄疸
[多选题]可用外斐反应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 )
A. 变形杆菌感染
B. 斑疹伤寒
C.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
D. 恙虫病
E. Q热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致病机制属于( )
A. Ⅰ、Ⅳ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etivity)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etivity)
E. 免疫缺陷病
[单选题]患者,男,8岁。患血友病5年,多次接受Ⅶ因子和输血治疗,近2个月反复发热,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CD4细胞减少,CD8T细胞正常,CD4/CD8比值降低,Anti-HIV阳性。疑似:HIV感染。此时患者血清中增高的可溶性黏附分子是
A. P选择素
B. L选择素
C. E选择素
D. ICAM-1
E. 可溶性E选择素
[单选题]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制属于( )
A. Ⅰ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etivity)
E. Ⅴ型超敏反应
[多选题]再障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主要有
A. 物理因素
B. 造血干细胞异常
C. 造血微环境缺陷
D. 免疫机制异常
E. 遗传倾向
[多选题]与原发性肝癌相关联的病毒是 ( )
A. HAV
B. HIV
C. HBV
D. HCV
E. HSV-2
[单选题]准确度是指
A. 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B. 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C. 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D. 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E. 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77q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