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内毒素(endotoxin)、外毒素(exotoxin)、社会监督(social supervision)、破伤风(teta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链激酶(streptokinase)、扩散作用(diffusion)、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电泳分离(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单选题]下列关于支原体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细胞壁
B. 有细胞壁
C. 不能通过过滤器
D. 无DNA核酸
E. 革兰染色阳性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一4岁女孩在随母亲旅游中,吃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3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痉挛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血便,伴发烧,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你判断可能的细菌感染是
A. 伤寒沙门菌
B. 鲍氏志贺菌
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D. 嗜盐性弧菌
E. 霍乱弧菌
[单选题]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DNA片段最佳范围是
A. 1~100bp
B. 2~200bp
C. 5~500bp
D. 3~300bp
E. 4~400bp
[单选题]破伤风梭菌对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它产生的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DNA酶
D. 胶原酶
E. 透明质酸酶
[多选题]药物敏感试验的稀释法用来定量测定药物对被检菌的
A. MIC
B. MBC
C. 抑菌浓度
D. 杀菌浓度
E. LD50
[单选题]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3天,耳后颈部出现皮疹,然后发展为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疹退后有皮屑。咽拭子培养的结果亦支持此病是猩红热。猩红热皮疹产生的原因是
A. 链球菌溶血素的毒性作用
B.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diffusion)
D. 链球菌DNA酶的扩散作用(diffusion)
E. 链球菌链激酶(streptokinase)的扩散作用(diffusion)
[单选题]还原型辅酶I(NADH)的最大吸收峰是
A. 220mm
B. 280mm
C. 300mm
D. 340mm
E. 540mm
[单选题]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
A. 发热
B. 白细胞增多
C. 感染性休克
D. DIC
E. 免疫效应
[单选题]下列不能冷冻保存的临床标本是
A. 脑脊液
B. 尿液
C. 伤口分泌物
D. 深部脓液
E. 胸水
[单选题]不属于检验医学咨询服务范畴的是
A. 检验标本的收集
B. 检验项目的选择
C. 检验质控的公示
D. 检验结果的解释
E. 适当检验的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565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