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7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主要原因(main cause)、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仔细观察(careful observation)、窦性停搏(sinus arrest)、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乳头肌断裂(rupture of papillary muscle)、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加深加快
    B. 心排出量增加
    C. 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阻力增加
    D. 血压下降
    E. 心率增快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分隔心脏右心房、右心室的解剖结构是
  • A. 房间隔
    B. 膈肌
    C. 三尖瓣环
    D. 二尖瓣环
    E. 室间隔

  •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波消失
    B. 典型的心房扑动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治疗
    C. 扑动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D. 扑动波频率多为240~350次/分,大多能全部下传心室
    E. Ⅱ、Ⅲ、aVF导联的扑动波最清楚

  • [单选题]按下定标键记录方波,若方波波形的转折角为直角说明
  • A. 阻尼过度(过阻尼)
    B. 阻尼过小(欠阻尼)
    C. 阻尼适当
    D. 线性良好
    E. 非线性移位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右心衰竭
    B. 心源性休克
    C. 室性心律失常
    D. 心脏破裂
    E. 乳头肌断裂(rupture of papillary muscle)

  •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期前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交界性期前收缩在期前收缩中最多见
    B. 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前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12s
    C. 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后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20s
    D. 提前的QRS波群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
    E. 仔细观察,提前的QRS波群前后一定有逆行P′波

  • [多选题]窦性停搏(sinus arrest)心电图表现为
  • A. 长PP间期可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B. 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成倍数关系
    C. P-R间期逐渐延长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
    D. 长心动间期中不出现P波
    E. 长PP间期后常由房室交界性逸搏控制心率

  • [多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
    B. 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
    D. AV间期+PVARP大于基础起搏间期
    E. 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4n6p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