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利多卡因(lidocaine)、房室传导阻滞、抗心律失常(antiarrhythmic)、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心电图机(electrocardiograph)、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恢复原状(reinstatement)、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
[多选题]下述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
A. 丙吡胺
B. 美西律
C. 索他洛尔
D. 胺碘酮
E. 利多卡因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心电图表现是
A. PP间距逐渐延长
B. RR间距逐渐缩短
C.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
D. P波与QRS波群无关
E. 有心室漏搏
[单选题]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
A. 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
B. 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注射氨茶碱后30分钟内恢复原状(reinstatement)态者
C. 出现ST段抬高≥0.2mV
D. ST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指副节律点对主导节律点产生正性变时作用的干扰现象
B. 两种节律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电和机械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C. 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属于钩拢现象
D. 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E.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有钩拢现象在临床上相对多见
[单选题]关于希氏束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希氏束电位(H波)代表希氏束激动时的电活动
B. 12导联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机放大增益到3mm/mV时,亦可清楚记录到H波
C. H波为双相或多相高频波
D. 心内记录H波时,应适当放大增益,纸速应设置在100~200mm/s
E. H波位于A波与V波之间
[单选题]引起异常Q波的原因是
A. 心室局部除极向量丧失
B. 心室局部除极向量异常增加
C. 心室除极顺序改变
D. 心脏位置和胸廓畸形
E. 以上均是
[单选题]下列情况可引起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但除外
A. 室性心动过速
B.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 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阻滞
D. WPW综合征
E. 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以下为Vereckei提出的aVR单导联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新流程,其中错误的是
A. 存在房室分离,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B. aVR导联初始为R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C. aVR导联初始r波或q波时限>40ms,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D. aVR导联主波负向时,后支有顿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E. QRS波初始40ms的除极速率(Vi值)≤QRS波终末40ms除极速率(Vt值)时,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以下为食管电极导管的定位方法,但不包括
A. 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形态
B. 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
C. 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
D. 根据患者的身高确定电极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
E. 通过起搏定位
[单选题]心肌梗死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表现为
A. 病理性Q波
B. R波电压降低
C. ST段抬高
D. T波直立高耸
E. T波对称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45o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