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抗原的性状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4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光密度、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加强免疫(booster immunization)、标志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适用于(suitable for)、金属光泽(metallic luster)、阳性者(positive)

  • [多选题]关于抗原的性状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 A. 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自凝
    B. IgG类抗体与血细胞不出现凝集现象
    C. 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
    D.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沉淀
    E.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CCFA培养基主要培养的细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C. 结核分枝杆菌
    D. 布鲁菌
    E. 艰难梭菌

  • [单选题]关于抗角蛋白抗体(AKA)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KA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其特异性高于RF
    B. AKA出现先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可用于早期诊断RA
    C. AKA是判断RA预后的一个标志性抗体
    D. AKA通常与RF平行出现,两者诊断价值相近
    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单选题]关于免疫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原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效价越高
    B. 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下接种
    C. 加强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
    D. 首次免疫后应该很快进行第2次抗原注入
    E. 第1次与第2次免疫间隔时间以7~10天为好

  • [多选题]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有 ( )
  • A. 血型抗原
    B. HLA类抗原
    C. mH抗原
    D. 自身抗原
    E. MHCⅡ类抗原

  • [多选题]血浆粘度增高见于
  • A. 多发性骨髓瘤
    B.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
    C. 纤维蛋白原增高症
    D. 贫血
    E. 高脂血症

  • [多选题]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核酸浓度进行定量测定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 A. 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
    B. A260为1的光密度大约相当于50μg/L的双链DNA
    C. 若DNA样品中含有盐,会使A260读数偏低
    D.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适用于(suitable for)测定浓度小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E.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适用于(suitable for)测定浓度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 [单选题]通常情况下支持浆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因子是
  • A. IL-1
    B. IL-2
    C. IL-4
    D. IL-6
    E. IL-8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vzrkn7.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