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弥漫性(diffuse)、主要原因(main cause)、右心房(right atrium)、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高血压、冠心病、各种类型(various type)、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左前降支主要支配以下心肌部位,但除外
A. 左心室前壁
B. 前乳头肌
C. 左心室后壁
D. 室间隔前2/3
E. 心尖部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心电图检查床的宽度至少不短于
A. 70cm
B. 75cm
C. 80cm
D. 85cm
E. 90cm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心动过速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B. 心动过速频率常为130次/分
C. 多见于双腔起搏器
D. 常因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
E. 心动过速为折返机制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A.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关于心影呈“主动脉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左下移
B. 严重者可呈靴形心
C. 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D. 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
E. 可见于心肌病
[单选题]以下为急性心肌炎可能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A. 各种类型(various type)心律失常
B. 传导阻滞
C. QRS波群低电压和异常Q波
D. ST段抬高或下移
E. 无QT间期延长
[单选题]关于希氏束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希氏束电位(H波)代表希氏束激动时的电活动
B.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放大增益到3mm/mV时,亦可清楚记录到H波
C. H波为双相或多相高频波
D. 心内记录H波时,应适当放大增益,纸速应设置在100~200mm/s
E. H波位于A波与V波之间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A间期反映右心房内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B.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60~70ms
C. AH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
D. 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E. 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vzkx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