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3考试题175相关信息,更多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3考试题175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的交接规律有
A. 手三阴与手三阳经在上肢末端交接
B. 同名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
C. 同名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D. 足三阴与足三阳经在下肢末端交接
E. 胆经与肝经在足大趾内端交接
2. [多选题]龙骨收敛固涩之功,可用治
A. 肾虚遗精、滑精
B. 淋证尿频、尿痛
C. 冲任不固之崩漏、带下
D.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E. 心肾两虚,小便频数
3. [多选题]四川的道地药材有
A. 贝母
B. 黄连
C. 川芎
D. 乌头
E. 茯苓
4. [多选题]温病清解气热法主要分为以下哪几种( )
A. 轻清宣气
B. 辛寒清气
C. 分利湿热
D. 清热泻火
E. 分消走泄
5. [多选题]可用于治疗经筋病症的腧穴有
A. 筋缩穴
B. 阿是穴
C. 阳陵泉
D. 井穴
E. 募穴
6. [多选题]"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出自于
A. 《素问》
B. 《灵枢》
C. 《内经》
D. 《标幽赋》
E. 《难经》
7. [多选题]长于清肺胃热的药物有
A. 石膏
B. 知母
C. 芦根
D. 天花粉
E. 淡竹叶
8.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 [多选题]心脾两虚早泄,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
A. 心俞
B. 太溪
C. 照海
D. 脾俞
E. 阴陵泉
10. [多选题]针刺治疗风热袭络型面肌痉挛,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A. 太溪、三阴交
B. 曲池
C. 风池
D. 内庭
E. 丰隆
11. [多选题]下列哪些脉象,可在少阴病中出现( )
A. 脉阴阳俱紧
B. 脉浮虚而涩
C. 脉沉
D. 脉细沉数
E. 脉微涩
12. [多选题]“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是指
A. 房劳伤肾
B. 寒湿伤下
C. 饮食伤脾
D. 风雨伤上
E. 喜怒不节伤藏
13. [多选题]温病“三宝”之称的是( )
A. 苏合香丸
B. 安宫牛黄丸
C. 至宝丹
D. 紫雪丹
E. 玉枢丹
14. [多选题]鹿茸用于疮疡久渍不敛,脓血清稀,或阴疽内陷不起,是取其什么功效
A. 补肾阳(kidney-replenishing)
B. 温补精血
C. 强筋骨
D. 调冲任
E. 托疮毒
15. [多选题]治疗胎位不正的针灸基本处方是
A. 肾俞
B. 太溪
C. 气海
D. 三阴交
E. 至阴
16. [多选题]足太阴脾经腧穴可治疗( )
A. 胸闷
B. 呕吐
C. 便溏
D. 胁痛
E. 舌根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