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心动图(cardiogram)、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合理地(reasonably)、基本完成(basically completed)、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
A.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结束,进入超常期
B. 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C. 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 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 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起搏器程控的目的是
A. 根据病情调整起搏器工作参数
B. 合理地(reasonably)程控起搏器工作模式
C. 检测起搏器功能
D. 诊断及处理心律失常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HRV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A. SDANN
B. SDNN
C. pNN50
D. RMSSD
E. TINN
[单选题]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在心电图上计算心率,如PP间距为0.8s,其心率是
A. 70次/分
B. 75次/分
C. 80次/分
D. 85次/分
E. 90次/分
[单选题]固有心率是指
A. 白天的平均心率
B. 夜间的平均心率
C. 24小时的平均心率
D. 排除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后,窦房结固有的自律性
E. 24小时最慢的心率
[单选题]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胸骨旁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位显示二尖瓣前后叶增厚,瓣口面积缩小
B. 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充盈速度明显减慢,呈城墙样改变
C. 左心室内径增大
D. 合并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或左心耳内可出现血栓
E. 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单选题]膜内电位由-60mV到复极化基本完成(basically completed)(大约-80mV)这段时期
A. 有效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超常期
D. 心室易损期
E. 反应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vlrx8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