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起搏器(pacemaker)、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不良现象(bad phenomenon)、外源性(exogenous)、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提前量(initial lead)、动态心电图仪、内源性、左心室顺应性(left ventricular (lv) compliance)、大多数(most)
[单选题]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室间隔厚度>13mm,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厚度之比>1.3
B. 合并梗阻时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
C. 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可高达4m/s以上
D. 左心室室腔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E. 左心室顺应性(left ventricular (lv) compliance)减低,左心房增大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房室交界性逸搏的频率通常是
A. >100次/分
B. 40~60次/分
C. 60~100次/分
D. 40~100次/分
E. 20~40次/分
[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心电图上见所有QRS波群的尖端变钝、出现切迹,ST段弧型下移,而使用另一台心电图机描记该患者心电图时QRS波群尖端切迹和ST、段弧型下移现象均消失,其原因是
A.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B. 阻尼过大
C. 阻尼过小
D. 走纸速度不均匀
E. 走纸速度过慢
[多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单选题]临床上需要加做上、下肋间导联心电图的情况是
A. 某一胸导联存在可疑的异常Q波
B. P波看不清楚
C. 怀疑下壁心肌梗死
D. 身躯瘦小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目前大多数(most)动态心电图仪自动判断室上性期前收缩是根据
A. P波的形态分类和PP间距提前量
B. QRS波群形态分类和PP间距
C. P波形态和RR间距
D. QRS波群形态分类和RR间距提前量
E. P波形态和QRS波群形态分类
[单选题]有关起搏器感知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A波和V波的灵敏度值,可改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B. 感知过度时,心电图上出现短于起搏间期的间歇
C. 调高感知灵敏度值(降低灵敏度),可消除感知过度现象
D. 调低感知灵敏度值(提高灵敏度),可消除感知不良现象
E. 感知T波,可通过调高感知灵敏度值来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vlk4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