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内转换电子产生于以下哪一过程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2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光电效应、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淋巴管(lymphatic)、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纤维组织增生(fibroustissue hyperplasia)、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内转换电子(internal conversion electron)、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兴奋性递质(excitatory transmitter)

  • [单选题]内转换电子(internal conversion electron)产生于以下哪一过程

  • A. 电子俘获
    B. 光电效应
    C. γ衰变
    D. 康普顿效应
    E. 湮灭辐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长期静脉淤血的后果有
  • A. 淤血性水肿
    B. 淤血性出血
    C.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D.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及坏死
    E. 细小动脉扩张充血

  • [单选题]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
  • A.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excitatory transmitter)释放量减少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超极
    D.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 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 [单选题]易颤期一般位于
  • A.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B. 有效不应期
    C. 超常期
    D.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开始之初
    E.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终末部

  • [单选题]不属于肝门的结构是( )
  • A. 肝门静脉
    B. 肝固有动脉
    C. 肝静脉
    D. 肝管
    E. 神经和淋巴管

  • [单选题]实质性脏器肿大常为( )
  • A. 阵发性腹部绞痛
    B. 慢性腹部胀痛
    C. 先发热后腹痛
    D. 腹部烧灼样痛
    E. 持续性腹痛

  • [单选题]目前基因突变最准确的检测方法是
  • A. PCR
    B. SSCP
    C. RFLP
    D. DNA测序
    E. 电泳

  • [单选题]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
  • A. 双相性传递
    B. 兴奋节律的改变
    C.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 总和
    E. 后放

  • [单选题]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
  • A. 1%~3%
    B. 3%~5%
    C. 5%~10%
    D. 10%~12%
    E. 12%~15%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vg0q9y.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