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当课程被认识为是知识并付诸实践(put into practice)时, 一般特点在于 【 】
A. 课程是先验的、既定的、静态的
B. B-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C.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D. 课程是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的
2. [单选题]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强化学习
3. [多选题]态度的结构包括(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成分
D. 意志成分
4. [单选题]“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5. [单选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_的发展。 【 】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6. [多选题]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 )。
A. 义务感
B. 责任感
C. 事业感
D. 自尊感
E. 集体主义
7. [单选题]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right of personal dignity)
C. 身心健康权
D. 隐私权
8. [单选题]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概念学习(concept learning)
D. 并列学习
9. [单选题]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是( )。
A. 桑代克
B. 苛勒
C. 奥苏贝尔
D. 贾德
10. [单选题]在教“写”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 )
A. 比较
B. 变式
C. 正例与反例
D. 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