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
A. 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
B.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
C.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D.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单选题]运动会男子10000米比赛,辽宁、北京、广东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赛前甲断言:“辽宁是传统强队,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说:“北京或者广东能后进前三名。”丙预测:“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是北京对的。”丁坚持:“前三名辽宁队最多能占一席。”
A. 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
B.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C. 第一、二、三名都是辽宁队
D.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广东队,第三名北京队
E. 第一名北京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广东队
F. 第一名广东队,第二、三名都是辽宁队
3. [单选题]:瑞士汽车的普及率很高,平均两人就有一辆,对富有的瑞士人来说,买辆豪华的“奔驰”或“林肯”轿车根本不在话下(be nothing difficult)。然而,瑞士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是“本田”、“大众”等普及型轿车(popular type car),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甲壳虫车。瑞士是“手表王国”,所产的“劳力士”、“雷达”和“欧米茄”等品牌手表名扬世界。以瑞士人的收入,花几千元买块“劳力士”只是很小的开支,但瑞士人大都戴普通手表,有的年轻人戴的甚至是塑胶电子表。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手表王国
B. 汽车乐园
C. 富裕的瑞士人
D. 瑞士人的时尚
4. [单选题]:人们总是很惊讶于鲁迅何以那么“怨气冲天”,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今天的“智者们”依然无法体会鲁迅作为“中国人脊梁”的意义所在,鲁迅对社会的游离、对社会的反叛、对社会的嬉笑怒骂让他们感受到的是无情与刻薄,却没有人想到麻木与随波逐流式的惰性正是他们肌体中的腐朽,正是鲁迅作为清醒者最切齿痛恨的。 以下选项符合上文原意的是()。
A. 鲁迅之所以不能让人理解,是因为他总是不能与人和谐相处
B. 鲁迅当年的刻薄与无情所指向目标正是今天智者们的麻木
C. 鲁迅那个时代的文人都不能理解鲁迅
D. 鲁迅对社会的反叛与游离让今天的一些人无法真正理解
5. [单选题]“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A. 2002年
B. 2003年
C. 2004年
D.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