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时间延迟(time delay)、持续性(persistence)、小剂量(low dose)、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主要特点(main features)、低剂量扫描(low-dose scanning)、慢性化脓性鼻窦炎(chronic suppurative sinusitis)、最佳延迟时间、德国科学家、电离作用(ionization)
[单选题]成骨肉瘤好发部位在
A. 肱骨
B. 全脊柱
C. 双侧髂骨
D. 颅骨骨板
E. 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CT扫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剂量扫描:指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螺旋CT的扫描参数,降低了病人X线的剂量
B. 动态扫描: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一边扫描一边重建图像的方法
C. 目标扫描: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D. 延迟扫描: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一种CT检查方法
E. 重叠扫描: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单选题]常规增强扫描与时相扫描说法正确的是
A. 常规扫描为注射完对比剂后即扫描,对时相要求不高;时相扫描根据靶器官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不同延迟时间扫描
B. 常规增强扫描与时相扫描都无需考虑个体差异
C. 小剂量试验有助找到常规增强扫描的最佳延迟时间
D. CT值监测激发扫描可以精确常规增强扫描的最佳延迟时间
E. 常规增强扫描与时相扫描都采用标准时间延迟
[单选题]慢性化脓性鼻窦炎(chronic suppurative sinusitis)CT的特征表现为
A. 鼻甲肥大
B. 窦腔内积液
C. 窦腔透过度减低
D. 窦壁骨质硬化增厚
E. 鼻窦黏膜增厚
[单选题]X线由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于 ( )
A. 1800年
B. 1840年
C. 1890年
D. 1895年
E. 1900年
[单选题]颈椎斜位摄影,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夹角应呈
A. 35°
B. 40°
C. 45°
D. 55°
E. 65°
[单选题]X线能使胶片产生 ( )
A. 穿透作用
B. 荧光作用
C. 感光作用
D. 电离作用(ionization)
E. 脱水作用
[单选题]常规鼻窦正位体层的标准体位是
A. 瓦氏位
B. 柯氏位
C. 颏顶位
D. 前后正位
E. 后前正位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抑木扶土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
E. 滋水涵木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v45x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