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常规心电图(conventional ecg)、最大公约数(greatest common divisor)、接触不良(bad contact)、心电图特征(ecg characteristics)、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态心电图
[单选题]患者男性,66岁,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患者平时日常活动无胸痛症状,为评价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合适的检查是
A. 常规心电图
B. 运动心电图
C. 动态心电图
D. 心电向量图
E. 超声心动图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A. 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 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 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 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明显增大
E.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单选题]下列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脏位于胸腔的前下部、中纵隔内
B. 心脏的位置偏左,约2/3位于中线左侧,1/3位于中线右侧
C. 心脏的长轴自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倾斜,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
D. 心脏在发育过程中沿纵轴发生自右向左轻度旋转
E. 成人的右半心大部分在右前上方,左半心大部分在左后下方
[单选题]有关起搏器术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感知阈值是指能感知到的最低自身心内电信号的幅度
B. 起搏阈值是指能引起心房或心室肌稳定、有效、连续除极的最小起搏电压
C. 起搏脉宽代表电脉冲的强度和耗能的时程
D. AV间期是指心房起搏脉冲发放或感知自身P波到心室脉冲发放之间的间期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的联律间期显著不等,可见室性融合波,各异位RR间距之间有一最大公约数,该心电图特征(ecg characteristics)提示为
A. 室性逸搏心律
B. 交界性逸搏心律
C. 逸搏夺获性心律
D. 室性并行心律
E. 房性并行心律
[单选题]以下为可能引起基线漂移的原因,但应除外
A. 呼吸急促或呼吸活动度过大
B. 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bad contact)
C. 仪器老化
D. 记录纸接触不良(bad contact)
E. 导联线插头接触不良(bad contact)
[单选题]AAI起搏器在正常起搏的情况下,其心电图上表现为
A. 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B. 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房除极波
C. 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室除极波
D. QRS波群宽大畸形
E. 起搏频率>150次/分
[单选题]交界性期前收缩与房性期前收缩的鉴别主要根据
A. 交界性期前收缩多见,房性期前收缩少见
B. 交界性期前收缩不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而房性期前收缩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 一般交界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而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
D. 交界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是倒置的P′波,而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P'波直立
E. 交界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多不完全,而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多完全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B. 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一部分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C.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D. 如果逸搏心律的QRS波群增宽,阻滞部位大多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部位
E. 少数情况下可同时存在两个逸搏起搏点,引起逸搏心律不匀齐
[多选题]高钙血症心电图QT间期缩短的原因错误的是
A. 除极增快
B. 动作电位2相时间不变,3相时间缩短
C. 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不变
D. 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缩短
E. 心动过速所致相对性QT间期缩短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wdq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