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电子邮件发明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1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电子邮件(e-mail)、基本功能(basic function)、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 ...)、主要任务(major task)、工具软件(tool software)、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光盘驱动器、处理软件(processing software)、系统资源(system resources)

  • [单选题]电子邮件发明于()。

  • A. 1960年
    B. 1970年
    C. 1972年
    D. 1983年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ARP为地址解析协议。关于ARP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5)。
  • A. ARP的作用是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B. ARP的作用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C. ARP的作用是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
    D. ARP的作用是将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

  • [单选题]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这是网络安全的(25)。
  • A. 保密性
    B. 数据完整性
    C. 可用性
    D. 可靠性

  • [单选题]若[X]补=CCH,机器字长为8位,则[X/2]补=(17)。
  • A. 34H
    B. 66H
    C. 88H
    D. E6H

  • [多选题]●已知基本表: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名)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 A. 要检索所有比"王华"年龄大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正确的语句是 (25) ,要检索学生姓名及其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正确的语句是 (26) 。
    B. SELECT姓名,年龄,性别
    C. FROM学生
    D. WHERE AGE>(SELECT 年龄
    E. FROM 学生
    F. WHERE 姓名 ="王华")
    G. SELECT姓名,年龄,性别
    H. FROM学生
    I. WHERE姓名="王华"
    J. SELECT姓名,年龄,性别
    K. FROM学生
    L. WHERE AGE>(SELECT年龄
    M. WHERE姓名="王华")
    N. SELECT姓名,年龄,性别
    O. FROM学生
    P. WHERE AGE$amp;>quot;$王华"
    Q. SELECT 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
    R. FROM学生
    S. 学号
    T. SELECT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
    U. FROM选课
    V. 学号=课程.学号
    W. SELECT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
    X. FROM学生,选课
    Y. 学号=课程.学号
    Z. SELECT学生.姓名,选课.课程号,选课.成绩

  • [单选题]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25)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26),它包括(27)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28),通常分为(29)两部分。
  • A. 建立和释放连接
    B. 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 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 [单选题]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是______,它的主要任务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
  • A. 防火墙
    B. 访问控制
    C. 13令设置
    D. 数字签名技术

  • [单选题]
  • B. 512 C. 16 D. 8

  • A. 1024B. 512
    B. 16
    C. 8

  • [单选题]下列关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 A. 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精彩
    B.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声像同步处理程序、通信程序、多媒体数据库与多媒体开发制作工具软件等
    C. 安装了3DMAX的计算机就是多媒体计算机
    D. 多媒体计算机是指能同时对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编辑、存储、播放,并能同时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的多功能计算机

  • [单选题]is the 4th layer of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responsible for reliab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d nodes.
  • A. Data link layer
    B. Session layer
    C. Transport layer
    D. Application layer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n37q7.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