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中和抗体与病毒作用后,能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其作用机制为中和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8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氰化物(cyanide)、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力(infectivity)、盖玻片(cover glass)、吞噬细胞(phagocyte)、组成部分(part)、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作用点(action point)、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n immunity)

  • [单选题]中和抗体与病毒作用后,能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其作用机制为中和抗体能够破坏病毒的

  • A. 核心抗原表面的作用点(action point)
    B. 脂蛋白表面的作用点(action point)
    C. 糖蛋白表面的作用点(action point)
    D. 表面的受体作用点(action point)
    E. 脂多糖表面的作用点(action point)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构成比具有的特点为( )
  • A.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等于100%或1
    B.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小于100%或1
    C.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100%或1
    D.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或小于100%或1
    E. 以上都不对

  • [单选题]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 血液
    B. 皮肤
    C. 口腔
    D. 肠道
    E. 尿道

  • [单选题]关于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n immunity)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第一道防线
    B.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第二道防线
    C. 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感染
    E. 抗体与细胞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 [单选题]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 A. 流感病毒
    B. 麻疹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腮腺炎病毒
    E. 呼吸道合胞病毒

  • [单选题]显微镜物镜表面数值“0.70”代表
  • A.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
    B. 放大倍数
    C. 镜筒长度
    D. 所要求盖玻片厚度
    E. 折射率

  • [单选题]培养百日咳鲍特菌的鲍-金培养基含有的大量物质是
  • A. 硫酸盐
    B. 氰化物
    C. 万古霉素
    D. 血液
    E. 蛋白胨

  • [单选题]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A. 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B.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D. 紫外线下照射.
    E. 深部需氧菌感染

  • [单选题]可侵犯人体神经系统的病毒有
  • A. 肠道病毒70型
    B. 肠道病毒71型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柯萨奇A组16型
    E. 以上都是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j7nd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