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临床血液技术医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158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6-0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1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临床血液技术医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158相关信息,更多2023临床血液技术医学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158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正常人TT为16~18s
B.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TT
C. 又称凝血酶凝固时间(TCT)
D. 主要反映凝血过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
E. 患者较正常对照至少延长3s以上有诊断意义


2. [单选题]不属于血小板诱聚剂的是

A. 凝血酶
B. 血小板活化因子
C. 肾上腺素
D. 胶原
E. 腺苷三磷酸


3. [单选题]哪种疾病不会导致APTT延长

A. 维生素K缺乏症
B. 严重肝脏疾病
C. 应用抗凝剂
D. 过敏性紫癜
E. 血友病及部分血管性血友病


4. [单选题]原发性纤溶亢进症与DIC的鉴别诊断是

A. PLT、原发性纤溶减低,DIC增多
B. F1+2、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升高
C. FPA、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升高
D. SFMC、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升高
E. D-二聚体、原发性纤溶正常,DIC升高


5. [单选题]某贫血患者MCV75fl,MCH25pg,MCHC310g/L,属于

A. 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B. 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C. 大红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 anemia)
D. 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microcytic anemia)
E.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6. [单选题]我国关于高脂血症的预防首要的目标不应该包括

A. 降低血TC
B. 降低血TG
C. 升高血HDL
D. 升高血LDL-C
E. 降低血LDL-C


7. [单选题]用于诊断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是

A. 高渗冷溶血试验
B. 蔗糖溶血试验
C. 酸溶血试验
D. 冷凝集素试验
E. 冷热溶血试验


8. [单选题]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是

A. 溴甲酚绿在pH7.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B. 溴甲酚绿在pH9.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C. 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D. 溴甲酚绿在pH8.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色复合物
E. 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黄色复合物


9. [单选题]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的染色是

A. 苏丹黑染色
B. 过碘酸-雪夫染色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酸性磷酸酶染色
E.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10. [单选题]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

A. 急性中毒
B. 急性失血
C. 急性溶血
D. 急性化脓性感染
E. 败血症


11.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符合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A. 与病毒感染有关
B. 引起本病的抗体为D-L冷抗体
C. 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D. Coombs试验阳性
E. 酸溶血试验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12. [单选题]抑制凝血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是

A. 抗凝血酶Ⅰ(ATⅠ)
B. 抗凝血酶Ⅱ(ATⅡ)
C. 抗凝血酶Ⅲ(ATⅢ)
D. 抗凝血酶Ⅳ(ATⅣ)
E. 抗凝血酶Ⅴ(ATⅤ)


13. [单选题]做补体结合试验,下列哪一份血清效价可以诊断为立克次体感染(rickettsia infections)( )

A. 单份血清效价≥1:2时为阳性
B. 单份血清效价≥1:4为阳性
C. 单份血清效价≥1:8为阳性
D. 单份血清效价≥1:16时为阳性
E. 以上都不是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

A. 形态学分型
B. 生物化学测定
C. 免疫学分型
D. 分子生物学测定
E. 细胞遗传学分型


15. [单选题]表示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A. 平均数
B. 卡方
C. 标准差
D. 极差
E. 标准差指数


16. [多选题]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

A. 常伴有其他系血细胞增生
B. 由于多能干细胞的病变引起
C. 各症之间可相互转化
D. 造血可发生于骨髓外
E. 均有贫血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j46x77.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