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发生程度,尸斑大片融合,指压不退色,尸僵延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9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医疗机构(medical institutions)、经济关系(economic relations)、劳动保护(labor protection)、法律手段、住院治疗(hospitalization)、解除合同(dissolution of contract)、支付违约金(payment of breach of contractdamages)、《工伤保险条例》、缺乏法律依据(absence of law testimonies)、置之不理(wave aside)

  • [单选题]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发生程度,尸斑大片融合,指压不退色,尸僵延及全身,角膜轻度混浊,推断死亡时间为()。

  • A. 1小时以内
    B. 1-4小时
    C. 4-6小时
    D. 6-12小时
    E. 12-15小时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出院,下列规定正确的是?
  • A. 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B. 对有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监护人可以随时要求患者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C.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及时组织精神科执业医师对依照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检查评估。
    D. 评估结果表明患者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患者及其监护人

  • [多选题]陆某与某锅炉厂在2012年7月签订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2012年11月陆某因患急性肺炎住院治疗,2013年2月痊愈出院。出院后陆某拒绝到锅炉厂上班,通过熟人从医院开出病假条,以患病为由向单位请病假,事实上,陆某一直在帮助某个体商贩从事服装买卖。锅炉厂查实,陆某请假纯属虚假后,立即对陆某予以警告,责成其马上到厂上班。陆某置之不理(wave aside)。2013年4月锅炉厂停发陆某的工资。2013年8月,陆某回厂上班,锅炉厂于2014年6月正式决定予以开除陆某,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陆某对此不服,认为自己患病,可以休病假,锅炉厂不能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请求予以公正裁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陆某的行为已构成了旷工,锅炉厂完全可对陆某长期不上班的行为以旷工论处
    B. 陆某康复如初,可以继续从事原工作,因此锅炉厂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C. 锅炉厂开除陆某超过了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因此某锅炉厂的开除处分决定缺乏法律依据(absence of law testimonies),处分决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D. 陆某住院期间不享受工伤保险

  • [多选题]张三与大地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有服务期条款,下列有关该劳动合同解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地公司因经营出现暂时困难,到7月底上半年的工资只发了两个月的,张三因此与大地公司解除合同,不用支付违约金(payment of breach of contractdamages)
    B. 张三因空闲时间较多,就与大天公司签订了另一份占用双休日的合同,张三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须支付违约金(payment of breach of contractdamages)给大地公司
    C. 张三同时与大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地公司认为会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影响,遂督促张三赶紧解约大丰公司的合同,张三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应付两份工作,并不影响大地公司的工作而拒绝,张三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支付违约金(payment of breach of contractdamages)
    D. 张三进入公司才发现大地公司并没有提供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条件,遂要求解约,张三无须支付违约金(payment of breach of contractdamages)

  • [单选题]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修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火车事故等伤害,可认定为工伤。这是国家( )。
  • A.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 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 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D. 直接干预市场经济活动

  • [多选题]朱某上学时(16岁)出于好奇,写了一份遗嘱,而后在19岁时因车祸去世,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份遗嘱,该遗嘱效力不能认定为:
  • A. 有效
    B. 无效
    C. 效力待定
    D. 可撤销

  • [单选题]劳动争议仲裁不包括:
  • A. 因企业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
    B. 企业与职工因工资、保险、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C. 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D. 国家公务员因职务晋升与单位发生的争议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dovn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