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客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是构成一切犯罪的必要要件
B. 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活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要件
C. 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时间、地点、方法等
D. 可以分为两类,即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
2. [单选题]“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的含义中不包含( )。
A. 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
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
C. 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D.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
3. [单选题]“具五刑”是( )时期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
A. 宋朝
B. 五代十国
C. 明清时期
D. 秦朝
4. [单选题]关于犯罪停止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B. 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 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 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5. [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 权利和义务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 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D. 义务的设定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6. [单选题]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A. 1年以上5年以下
B. 3年以上5年以下
C. 3年以上10年以下
D. 1年以上10年以下
7. [单选题]罗马法复兴时期出现的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法学流派是( )。
A. 罗马法学派(school of romanists)
B. 社会法学派
C. 注释法学派
D.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8. [单选题]下列客体中,不能作为物权客体的是( )。
A. 房屋
B. 行为
C. 汽车
D. 土地
9. [单选题]在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法律所采用的原则是( )。
A. 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为补充
B. 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为补充
C. 以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为主,以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为补充
D. 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为补充
10. [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的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职务有( )。
A. 国家主席、副主席
B.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C.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 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