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0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房室传导阻滞、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不应期延长、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心律失常。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有效不应期延长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心律失常是指
  • A. 心率过快或过慢
    B. 心脏节律不整齐
    C. 心脏起搏点位置异常
    D. 激动起源和(或)激动传导异常
    E. 患者反复发作心悸

  • [单选题]引起高钙血症心电图表现的机制是
  • A. 动作电位3相缩短
    B. 动作电位3相延长
    C. 动作电位2相延长
    D. 动作电位2相缩短
    E. 与总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有关

  • [单选题]关于干扰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干扰是指激动因遇病理性延长的不应期而引起传导延迟或中断的现象
    B. 干扰是指激动因遇生理性不应期而引起传导延迟或中断的现象
    C. 心房率过快,心房周期<交界区生理不应期时,可发生干扰
    D. 心室率快于心房率时,可发生干扰
    E. 窦性心律的频率慢于潜在的逸搏心律的频率时,可发生干扰

  • [单选题]以自律性增高为主要发生机制的室性心动过速是
  • A. 洋地黄中毒时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
    B.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C.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P波消失代以f波或心电图上看不清f波
    B.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并可恶化为心室颤动
    C. QRS波群宽大畸形、形态多样
    D. 最快心室率不会超过200次/分
    E. 宽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形态相似

  • [单选题]以下为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的"3个1"标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ST下移≥1mm
    B. ST抬高≥1mm
    C. ST段偏移持续时间≥1分钟
    D. ST段偏移持续时间≥10分钟
    E. 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1分钟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0eg0j.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