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供需矛盾(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洋地黄(digitalis)、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冠状动脉血流量、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三个主动脉窦分别是
A. 左冠窦、右冠窦、无冠窦
B. 左冠窦、右冠窦、后冠窦
C. 左冠窦、右冠窦、前冠窦
D. 前冠窦、后冠窦、无冠窦
E. 前冠窦、后冠窦、左冠窦
[单选题]关于额面QRS心电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人的额面QRS心电轴范围为-30°~+90°
B. 额面QRS心电轴在-90°~±180°为不确定电轴
C. 额面QRS心电轴>+120°为重度右偏
D. 额面QRS心电轴在+90°~+120°为轻、中度右偏
E. 额面QRS心电轴在-90°~-120°为极度左偏
[单选题]经药治疗无效的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的病人,发生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此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 胺碘酮
B. 异搏定
C. 奎尼丁
D. 洋地黄
E. 直流电复律
[单选题]关于抗凝药物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 偶发阵性房颤无栓塞危险无需抗凝
B. 急性房颤无需抗凝
C. 频发的阵发性房颤无栓塞危险者也需抗凝
D. 特发性房颤年龄小于60岁可不抗凝
E. 持续性房颤小于48小时无需抗凝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运动试验病理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冠状动脉有巨大的储备能力
B. 在运动过程中,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4~5倍
C. 冠状动脉狭窄50%时,静息状态心电图即有缺血表现
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运动时心肌氧的供需矛盾
E. 当心肌氧供和氧耗不平衡时,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改变
[单选题]关于Brugada综合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常出现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B. 多数患者常规心电图可见Epsilon波
C. 典型Brugada波的J点与ST段分界明显
D. 主要病理改变为右室心肌被脂肪组织所取代
E. 患者常因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室颤动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单选题]体位改变对动态心电图ST段的影响是
A. 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压低
B. 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抬高
C. 可使ST段由压低变为正常
D. 可使ST段由抬高变为正常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VVI起搏器是指
A. 心室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触发
B.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C.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触发
D.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抑制
E.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抑制
[单选题]冠状窦口位于
A. 上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B. 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C. 上腔静脉口与下腔静脉之间
D. 腔静脉窦的下部
E. 卵圆窝与右房室口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zzw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