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主要原因(main cause)、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窦性停搏(sinus arrest)、高血压、冠心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单选题]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Ⅰ的优点是
A. 反映肾脏的损伤
B. 反映大脑的损伤
C. 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D. 不受肝脏损伤的影响
E. 不受溶血的影响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心房扑动的特征是
A. 心室率通常为100~160次/分
B. 心室率规则
C. QRS波群形态正常
D. 扑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E. 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E. 有效不应期延长
[单选题]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可以表现为
A. 正常
B.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C. 窦性停搏
D.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E. 以上都可能
[单选题]心肌损伤时,升高时间较晚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心肌标志物是
A. CK
B. CK-MB
C. LDH
D. AST
E. cTnI
[单选题]绘制梯形图时应将V行中的竖线对准
A. P波
B. PR间期
C. QRS波群起点
D. T波
E. QRS波群的R峰
[单选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X线胸片显示的典型心脏形态是
A. 普大型
B. 二尖瓣型
C. 主动脉型
D. 二尖瓣普大型
E. 主动脉普大型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A.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关于二尖瓣狭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回声增强
B. 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瓣膜变形
C. 瓣膜活动幅度减低,瓣口变小
D. 二尖瓣前叶于收缩期呈气球样向左心室突出
E. 严重病变瓣膜可呈不规则的团块或条索状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乏力,气短,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应不包括
A. 房室瓣开放幅度减低,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
B. 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D. 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E. 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增大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zz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