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变化检测(change detection)、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起搏器(pacemaker)、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自律性(automaticity)、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动态心电图仪、研制成功(successfully developed)、高血压、冠心病、病患者(disease)
[单选题]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A. WillemEinthoven
B. NormanJ.Holter
C. F.N.Willson
D. Frank
E. ArthurMaster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A. 窦性心动过缓
B. 反复搏动
C. 并行心律
D. 触发活动
E. 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心房内折返激动
[单选题]以下为Vereckei提出的aVR单导联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新流程,其中错误的是
A. 存在房室分离,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B. aVR导联初始为R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C. aVR导联初始r波或q波时限>40ms,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D. aVR导联主波负向时,后支有顿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E. QRS波初始40ms的除极速率(Vi值)≤QRS波终末40ms除极速率(Vt值)时,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范围多为
A. 150~180次/分
B. 100~200次/分
C. 130~170次/分
D. 120~160次/分
E. 100~150次/分
[单选题]下列情况可引起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但除外
A. 室性心动过速
B.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 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阻滞
D. WPW综合征
E. 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膜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心房和心室交界部位
B. 上界为主动脉右瓣和后瓣下缘
C. 前缘和下缘为室间隔肌部
D. 后缘为左心房壁
E. 右侧面有三尖瓣隔侧叶附着
[单选题]起搏器的随访项目一般不包括
A. 起搏频率
B. 起搏脉宽
C. LAV间期
D. 感知功能
E. 检测ST-T变化
[单选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disease)X线胸片显示的典型心脏形态是
A. 普大型
B. 二尖瓣型
C. 主动脉型
D. 二尖瓣普大型
E. 主动脉普大型
[单选题]VVI起搏器表示
A.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B.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C.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D.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Ⅰ导联为
A. 双极肢体导联
B. 单极肢体导联
C.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D. 单极胸导联
E. 加压单极胸导联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v7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