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资金来源(capital source)、“内圣外王”、“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之道、天然气消费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urban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充要条件。、付诸行动、项目主办人、有容乃大
[单选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公务员,这是众多普通基层公务员的愿望和梦想。但在实际上,基层公务员的成长只有时间长短和难度大小的区别,而“一步登天”式的捷径并不存在。这就意味着,基层公务员必然要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A.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基层公务员的成长是( )。
B. 普遍的职业追求
C. 积极的个体行为
D. 动态的持续发展
E. 内在的自我完善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下列有关无追索权项目贷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贷款人向举办项目的主办人贷款
B. 以项目产生的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C. 贷款人对除项目主办人之外的任何第三人无追索权
D. 风险低,贷款人比较愿意接受无追索权项目贷款方式
[单选题]2009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同一位的省份有几个? ( )
B. 1
C. 2
D. 3
[单选题]厂长向车间的同志们宣布:“你们提出的改革方案已通过专家鉴定,厂领导( )你
A. 们大胆试验,祝你们成功!”
B. 赞成
C. 赞扬
D. 赞赏
E. 赞美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09年H国天然气消费比2004年上升,而石油消费反而有所下降
B. 2009年H国A地区天然气消费量比B和C地区之和还多
C. 2009年A地区是H国天然气和原油消费最多的地区
D. 2009年C地区天然气消费了9万立方米
[单选题]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98~104题。
A. 一种观念,如果仅是直观的泛说,而未加以分析,很难形成理论体系,当然也就不易接受和“操作”。对传统文化观念进行现代诠释亦即证明,是我们提倡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能视为几何学中的公理。如“天人合一”,今天借用,就必须确定“天”与“人”各自的科学含义,否则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苑囿。再如弘扬“忠”、“孝”,离开科学的诠释,也难免会出毛病。 我们的先人倡导“普通和谐”,但很难实现;今人依然钟情“普通和谐”,并努力付诸行动。自然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内与外,在时空两无限中,根本属性是和谐的;一时畸形,事出有因。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斗争恰是一种“正畸矫形”的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及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关系的观念很不少。其中,“内圣外王之道”值得研究。这种说法的原意是,人道德的修养达到完美的地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始终停留在宣传阶段。古人的“内圣说”,是缺乏约束力的一种泛道德主义观念,历史已经诠释了它的作用:“内圣”,不可能成为“外王”的充要条件。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它需要科学的管理系统来调节来解决。所以,今天尤不宜再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这并不是说我们敌视“内圣”甚至要摒弃传统文化观念;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没有对古代传统文化的[a],就没有现代的、科学的文化观念的发展。 发展这一点还不够。回溯历史,中国人“有容乃大”,曾真诚地“吸纳百川”,在唐朝,西域的音乐、舞蹈,印度的佛教文化都请了进来,当时佛经“百十倍”于儒家经典,中国文化并没有因此萎缩,反而繁荣发展了。现代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是不会逊于古人的,而且更讲究科学的态度。
B. 第3段[a]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C. 论证分析
D. 批判继承
E. 舍弃
F. 弘扬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rgw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