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化学诱变(chemical mutation)、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艾滋病防治(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工作范围(working range)、参考答案、抗线粒体(anti-mitochondrial)、线粒体抗体(mitochondrial antibody)
[单选题]女性45岁,巩膜及皮肤发黄10个月,伴皮肤瘙痒。查体: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肝肋下3cm,质硬,光滑,脾大近脐。血清抗线粒体(anti-mitochondrial)抗体滴度明显增高,血清总胆红素85 mmol/L,直接胆红素56pmol/L, ALP 2501U, ALT 1201U, γ- GT 2051U。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原发性肝癌
B. 慢性活动性肝炎
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D. 梗阻性黄疸
E. 坏死后性肝硬化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多选题]针对艾滋病的流行,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工作范围(working range)
A. 艾滋病的哨点监测
B. 在社区开展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C. 调查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特征
D. 研究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E. 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的评价
[单选题]化学致癌的引发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有可测定的阈剂量
B.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长,是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C.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D.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E.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可逆的;引发剂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og9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