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理化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职称2023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6月25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6-2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职称2023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6月25日)相关信息,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职称2023人机对话每日一练(06月25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A. 二甲醚
B. 乙二醇
C. 甲醇
D. 乙醚
E. 丙酮


2. [单选题]镉是蓄积性毒物,食物中的镉即使微量,亦对肾脏产生危害,曾发生于日本的镉危害引起的公害病是(  )。

A. 水俣病
B. 贫血病
C. 痛痛病
D. 肿瘤
E. 肝脏坏死


3. [单选题]固相萃取法萃取有机物,利用的机制有(  )。

A. 沉淀
B. 吸收
C. 吸附
D. 分配
E. 离子交换


4. [单选题]定量分析法,按试样用量可以分为常量、微量、半微量、超微量等分析方法。常量分析的试样取用量的范围为

A. 小于0.1mg或小于0.01ml
B. 大于0.1g或大于10ml
C. 在0.1~0.01g或1~10ml
D. 大于0.5g或大于35ml
E. 大于1g或大于100ml


5. [单选题]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  )。

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E.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6. [单选题]乙醇的部分缓慢氧化,生成的物质是

A. 丙酮
B. 醋酸
C. 丙酸
D. 丁酸
E. 乙醛


7. [单选题]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铅时,为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在测定过程中,应给予最多关注的因素是

A. 测定波长
B. 狭缝
C. 进气流速
D. 乙炔气/空气比值
E. 燃烧室温度


8. [单选题]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时,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

A. 溶出峰的峰电位只决定于元素的性质
B.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底液离子的影响
C.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所测元素的浓度
D. 峰高只决定于元素的浓度
E. 峰高决定于元素的浓度,但受温度和底液离子的影响


9. [单选题]离子交换水除去了水中

A. 多种离子
B. 氟
C. 所有无机物
D. 有机物
E. 氨


10. [单选题]哪项是用于测定水中甲醛的方法(  )。

A. 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
B. 二氨基萘荧光法
C.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D. 二硫腙分光光度法
E.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11. [单选题]不属于室内污染源的是

A. 室内装饰材料
B. 厨房油烟
C. 室内吸烟
D. 汽车尾气
E. 家用化学品


12. [单选题]水质检验项目中的化学指标共有20项,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化学指标的是

A. 化学耗氧量
B. 阴离子洗涤剂
C. 氯化物
D. 铬(六价)
E. 浑浊度


13. [单选题]在天平盘上加10mg的砝码,天平偏转8.0格,此天平的分度值是

A. 1.25mg
B. 0.8mg
C. 0.08mg
D. 0.1mg
E. 0.25mg


14. [单选题]在使用气相色谱法FID时,为什么通氢气点火要等检测器温度升高后才能进行

A. 常温下点不着火
B. 常温下点火后,产生的水蒸气易凝结污
C. 污染检测器
D. 常温下即使点着火,检测器也没有响应
E. 常温下点火,柱流出物易在检测器内冷凝污染检测器


15.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浑浊度的限值要求是

A. 不超过1度(NTU),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B. 不超过10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C.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D. 不得有异臭、异味
E. 不得含有


16. [单选题]饮水中含有烷基苯磺酸钠(ABS)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当地居民感觉水味不好可产生泡沫的浓度为(  )。

A. 0.1mg/L
B. 0.2mg/L
C. 0.5mg/L
D. 1.0mg/L
E. 10mg/L


  • 查看答案&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nq3ydq.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