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谷氨酸钠(sodium glutamate)、医疗机构(medical institutions)、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磷酸钠(sodium phosphate)、主要因素(main factor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血液代用品(blood substitute)
[单选题]洗涤红细胞抽检频率(袋/月)是
A. 2袋
B. 3袋
C. 4袋
D. 5袋
E. 6袋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活的标志不包括
A. 供者型的红细胞抗原
B. 供者型的性染色体
C. 供者型的HLA抗原系统
D. 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
E. 发生GVHD
[单选题]使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 血浆清蛋白减少
B. 血浆血蛋白增多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D. 血浆球蛋白减少
E. 血浆清蛋白不变
[单选题]枸橼酸盐经过三羧酸循环后的产物是
A. 碳酸氢钠
B. 乳酸钠
C. 磷酸钠
D. 谷氨酸钠
E. 精氨酸钠
[单选题]理化因素可对病毒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 多数病毒在pH5~9范围内稳定,强酸、强碱条件下可被灭活
C. 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都能灭活病毒
D. 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能使包膜病毒的包膜破坏溶解,病毒失去吸附能力而灭活
E. 现有抗生素对病毒可有一定抑制作用
[单选题]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
A. 具备交叉配血,但须具备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
B. 可不具备交叉配血,但须具备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的条件
C. 具备交叉配血,可不具备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
D. 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
E. 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的条件
[单选题]质量管理检验阶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
A. 19世纪3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40年代
E. 20世纪50年代
[单选题]节约用血的措施不包括
A. 自体输血
B. 及时控制出血
C. 应用血液代用品(blood substitute)
D. 骨髓移植
E. 术中控制性血压技术的应用
[单选题]何种情况血液必须被废弃
A. 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
B. 血袋已被打开过
C. 溶血
D. 细菌污染
E. 以上情况都需被废弃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l0z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