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7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利多卡因(lidocaine)、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atropine)、突破性进展(breakthrough progress)、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窦性停搏(sinus arrest)、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
    B. 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
    D. AV间期+PVARP大于基础起搏间期
    E. 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2:1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2:1阻滞既可能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 2:1阻滞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 若记录到3:2阻滞,而PR间期恒定,则2:1阻滞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 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1、4:1下传,则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 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2下传,PR间期逐渐延长,则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有效不应期延长
    B.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多选题]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 A. 奎尼丁
    B. 普罗帕酮
    C. 维拉帕米
    D. 利多卡因
    E. 美西律

  • [单选题]关于二尖瓣型心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凸出及心尖上翘
    B. 心影呈梨形
    C. 常见于二尖瓣疾病
    D. 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
    E. 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心影可呈“二尖瓣型”

  • [单选题]传统的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分期是
  • A. 超急性期、急性期、恢复期
    B.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
    C. 急性期、近期、慢性期
    D. 急性期、愈合期、陈旧期
    E. 急性期、充分发展期、恢复期

  • [单选题]QT间期离散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 A. 使用12导联非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B. 使用3导联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C. 使用6导联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D. 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同一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
    E. 以上均可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是
  • A. 窦性心动过速
    B. 窦性心动过缓
    C. 窦性心律不齐
    D.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E. 房性逸搏心律

  • [单选题]VVI起搏器表示
  • A.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B.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C.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D.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E. 以上都不是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grg4p.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