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多巴胺(dopamine)、阿托品(atropine)、室上性(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异搏定(verapamil)、洋地黄(digitalis)、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单选题]男性,35岁,平素体健,突发心悸,心电图示P波显示不清,RR间距绝对不齐,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为86~112次/分,应考虑为
A.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B.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C.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D. 心房颤动
E.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可用何药治疗
A. 胺碘酮
B. 洋地黄(digitalis)
C. 多巴胺
D. 异搏定
E. 阿托品
[单选题]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B. 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C. 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 若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仍然倒置,常表明合并有原发性T波改变
E. 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多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说法正确的是
A. 预激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部分心室肌
B. 预激综合征患者大多有器质性心脏病
C. 预激本身即可引起症状
D. 预激综合征可于任何年龄都可发生
E. 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存在房室旁路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A. 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 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 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 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明显增大
E.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单选题]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
A. ≤1500ms
B. ≤1600ms
C. ≤1800ms
D. ≤2000ms
E. 1500~2000ms
[单选题]关于等长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步行、跑步、游泳都是典型的等长运动
B. 做功时,肌肉张力明显增加而肌肉长度基本不变
C. 等长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 对心血管患者有利
E. 是受试者首选的运动形式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gre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