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目前已发现的Rh血型系统抗原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9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放线菌(actinomycetes)、组织细胞(histocyte)、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e)、分泌物(secretion)、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国际单位、生化学、大多数(most)、免疫原性。、无免疫原性(non-immunogenicity)

  • [单选题]目前已发现的Rh血型系统抗原有

  • A. 20种
    B. 25种
    C. 30种
    D. 40多种
    E. 52种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首发于日本的"痛痛病"是下列哪种元素的慢性中毒
  • A. 铜
    B. 锌
    C. 镉
    D. 铝
    E. 砷

  • [单选题]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为
  • A. 涂片-染色-干燥-固定
    B. 涂片-染色-固定-干燥
    C.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D. 涂片-固定-染色-干燥
    E. 涂片-固定-干燥-染色

  • [单选题]有关半抗原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B. 既无免疫原性(non-immunogenicity),又无免疫反应性
    C. 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
    D. 无免疫原性(non-immunogenicity)的小分子物质
    E.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单选题]根据国际生化学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
  • A. 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B. 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 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 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E. 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 [单选题]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硫黄样颗粒实际是
  • A. 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B. 放线菌产生的色素
    C. 机体病灶处的组织细胞和纤维蛋白
    D. 放线菌产生的孢子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病原菌人工培养时,一般采用的温度是
  • A. 28~45℃
    B. 35~37℃
    C. 28~42℃
    D. 4~42℃
    E. 22~28℃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d8x90.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