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良性肿瘤(benign tumor)、植物蛋白(vegetable protein)、消化吸收(digestion and absorption)、关节活动范围、呼吸道分泌物(airway secretion)、浸润性生长(invasive growth)、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小出血点(small bleeding spots)
[单选题]软组织急性感染物理治疗的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是
A. 红外线适合浅表病灶的治疗
B. 超短波适合深部病灶的治疗
C. 不可逆的浅病灶,用紫外线红斑量照射
D. 按感染病灶不同阶段选择物理因子剂量
E. 可逆转病灶,用高频温热量治疗促吸收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银屑病临床表现中,"Auspitz征"包括
A. 急性期皮损常发生于外伤处
B. 再刮去薄膜后,可见小出血点(small bleeding spots)
C. 指趾甲板损害为点状凹陷,失去光泽
D. 红色斑丘疹,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E. 刮去表皮鳞屑,可见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
[单选题]关于排尿反射训练正确的是
A. 叩击频率50~100次/分,叩击次数100~500次
B. 叩击频率10~50次/分,叩击次数100~500次
C. 叩击频率100~150次/分,叩击次数100~500次
D. 叩击频率50~100次/分,叩击次数100~200次
E. 叩击频率100~150次/分,叩击次数100~200次
[单选题]乳癌根治术后的康复评定,错误的是
A. 对比术侧与健侧肩关节活动范围,术后1周内每天测量1次,以后每周一次
B. 对比测量术侧与健侧的上臂、前臂围径,根据肢体水肿情况,每周至每月测量一次
C.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于术后1个月内每周评定1次,以后每月1次
D. 术后应早期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模式,呼吸深度、频率、呼吸道分泌物(airway secretion)量
E. 患者常存在抑郁、焦虑情绪,需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作出适当评价
[单选题]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或内在动力,称为
A. 动机
B. 人格
C. 能力
D. 气质
E. 性格
[单选题]患者男性,33岁,左小腿红肿伴有头痛、畏寒、发热2天,查体见左小腿片状红疹,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尚清并稍隆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该患者的治疗不恰当的是
A. 无热量短波
B. 抬高患肢及踝泵运动
C. 紫外线患部中心重叠法
D. 抗生素离子直流电离子导入
E. 局部紫外线照射,首次剂量足够,越早越好
[单选题]癌症治疗后病情继续进展时应进行
A. 恢复性康复
B. 支持性康复
C. 姑息性康复
D. 预防性康复
E. 对各期癌症患者都要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单选题]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过度增生所形成的肿物,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属于良性肿瘤特征的为
A. 呈浸润性生长(invasive growth)
B. 手术切除后易复发或转移
C. 多有包膜形成,界线清楚
D. 无包膜形成,界线不清楚
E. 生长迅速,无休止地增殖长大
[单选题]关于突触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递质的释放是以胞裂外排的形式进行的
B.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由轴突末梢形成
C. 化学性突触中以轴-树突触和轴-体突触最常见
D. 化学性突触使相邻的许多神经成分的活动同步化
E.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后成分是由神经元胞体或其树突分支形成的
[单选题]氨基酸的来源不包括
A. 植物蛋白消化吸收
B. 动物蛋白消化吸收
C. 机体蛋白质的分解
D. 机体自身的合成
E. 糖原的转化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y8p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