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5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肌红蛋白(myoglobin)、催化作用(catalysis)、花斑癣(pityriasis versicolor)、菜籽油(rapeseed oil)、亲和性(compatibility)、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扩散作用(diffusion)

  • [单选题]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

  • A. 亲和性
    B. 抑制性
    C. 前带现象
    D. 后带现象
    E. 解离现象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在ELISA中酶反应起了什么作用,使ELISA测定极为敏感,测定物的水平可从ng/ml至pg/ml( )
  • A. 扩散作用(diffusion)
    B. 放大作用
    C. 缩小作用
    D. 平衡作用
    E. 催化作用

  • [单选题]人体内贮存铁的蛋白质是
  • A. 铁蛋白
    B. 转铁蛋白
    C. 细胞色素类
    D. 血红蛋白
    E. 肌红蛋白

  • [单选题]具有卫星现象的细菌为
  • A.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B. 布氏杆菌
    C. 大肠埃希菌
    D. 百日咳鲍特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 [单选题]以下关于浅部真菌描述错误的是
  • A. 糠秕马拉色菌主要引起皮肤表面感染,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可引起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感染
    B. 花斑癣病原菌培养应将皮肤鳞屑接种于含菜籽油的培养基
    C. 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都属于着色真菌
    D. 申克孢子丝菌是二相性真菌,在25~28℃呈酵母相,在37℃呈菌丝相
    E. 申克孢子丝菌主要经破损皮肤接触感染,少数患者因呼吸道吸入感染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x5y04.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