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与统计抽样法相比,判断抽样法的优点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3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专利技术(patent technology)、利息费用(interest expense)、管理费用、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现金及现金等价物(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会议记录(minute)、待处理财产损溢、进项税额转出(input tax turns)、应交营业税

  • [单选题]与统计抽样法相比,判断抽样法的优点是:

  • A. 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样本选择,减少了人为偏见
    B. 能够将抽样风险数量化,并加以控制
    C. 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
    D. 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为证实某笔应收账款确已收回,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
  • A. 询问记录
    B. 销售合同
    C. 应收账款明细表
    D. 银行对账单

  • [多选题]下列关于样本规模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预计总体偏差水平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B. 预计总体偏差水平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C. 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D. 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E. 总体数量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 [单选题]下列现金流量表项目中,支付专门借款资本化的利息应列入:
  • A.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D.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要素的是:
  • A. 人事政策
    B. 组织结构设置
    C. 风险评估
    D. 凭证与记录控制

  • [多选题]案例二
  • A. 20×7年3月4日,对因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清查盘点,情况如下:毁损产品的实际成本为4 000元,其中所耗用原材料为2 000元。该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340元。收回的残料估价为250元,由保险公司赔偿的损失为3 000元。2.20×7年4月1日,购入甲公司25%的股权并打算长期持有。实际支付价款320 000元,另外支付手续费1 000元。甲公司由此成为该企业的联营企业,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300 000元。20×7年6月30日,甲公司受赠一项价值为20 000元的专利权。3.20×7年4月1日,采用年数总和法对上月投入使用的某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该项固定资产原值为91 004元,预计净残值为5 000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5年。4. 20×7年5月10日出售一项专利技术,收取价款300 000元,应交营业税15 000元,该项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为400 000元,累计摊销130 000元,计提减值准备10 000元。
    B.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C. 该企业3月份对毁损产品编制的会计分录包括:
    D.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340
    E. 贷:库存商品4000
    F.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input tax turns))340
    G. 借:原材料250
    H. 其他应收款3000
    I.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250
    J. 借:管理费用1090
    K.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90
    L. 借:营业外支出1090
    M.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90

  • [多选题]下列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 现金
    B. 存货
    C. 股权投资
    D. 应收票据
    E.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适用于审计抽样的是:
  • A. 以检查总体完整性为目的
    B. 单笔业务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
    C. 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
    D. 审计事项总体数量较大

  • [单选题]对未入账的长期借款进行审查,无效的审计程序是:
  • A. 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债务说明书,了解举债业务
    B. 对利息费用实施分析性复核
    C. 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并与总账核对
    D. 查阅企业管理部门的会议记录(minute)、文件资料,了解与举债相关的信息

  • [单选题]进口配额制属于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的:
  • A. 财政管制
    B. 金融管制
    C. 直接管制
    D. 国际经济合作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r9np4.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