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生物学(biological)、敏感性(sensitivity)、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阿拉伯糖(arabinose)、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硝酸盐还原(nitrate reduction)、大多数(most)
[单选题]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可以不考虑:
A. 动物的敏感性
B. 动物的品系
C. 动物的性别
D. 动物的年龄
E. 动物的颜色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副溶血性弧菌首次发现并分离培养成功是在
A. 1940年
B. 1950年
C. 1952年
D. 1948年
E. 1962年
[单选题]大多数(most)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范围适
A. 4.0~6.0
B. 5.5~6.5
C. 7.2~7.6
D. 8.0~9.0
E. 8.4~9.2
[单选题]拟态弧菌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是
A. 拟态弧菌不发酵乳糖
B. 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
C. 拟态弧菌尿素酶阴性
D. 拟态弧菌不发酵L-阿拉伯糖
E. 拟态弧菌硝酸盐还原(nitrate reduction)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org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