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minor bupleurum decoction)、白芥子(seeds of brassica alba)、一部分(part)、足阳明胃经(stomach channel of foot-yang ming)、鹿角胶(antler glue)、鹿角霜(refuse of deer horn glue)、五输穴、《千金方》(golden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七十二(seventy — two)
[单选题]以下哪穴不是足阳明胃经的五输穴( )
A. 厉兑
B. 解溪
C. 内庭
D. 陷谷
E. 丰隆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列哪种解释最全面
A. 口苦、咽干、目眩中的一证
B. 少阳主证中的一部分证侯
C. 小柴胡汤或然证中的-证
D. 往来寒热一证
E. 必见往来寒热一证
[多选题]宋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有( )
A. 王惟一
B. 刘完素
C. 王执中
D. 李东垣
E. 张元素
[多选题]乌梅丸主方含义包括( )
A. 乌梅之酸抑蛔柔肝
B. 蜀椒、细辛之辛能伏蛔散寒通阳
C. 黄连、黄柏之苦可以下蛔泄热止呕
D. 乌梅丸组方有酸甘辛苦并投,刚柔并用的特点
E. 乌梅丸属寒热并用之剂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单选题]既能清热定惊,又能平喘、通络、利尿的药物是
A. 全蝎
B. 地龙
C. 蜈蚣
D. 天麻
E. 僵蚕
[单选题]阳和汤的组成药物除麻黄、白芥子外,其余是( )
A. 熟地 鹿角霜(refuse of deer horn glue) 炮姜 桂枝 甘草
B. 熟地 鹿角胶 姜炭 肉桂 甘草
C. 熟地 龟板胶 干姜 肉桂 川芎
D. 生地 真阿胶 姜炭 桂枝 细辛
E. 熟地 鹿角胶 炮姜 细辛 甘草
[单选题]"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语见
A. 《灵枢·经脉》
B. 《灵枢·九针十二原》
C. 《素问·针解篇》
D. 《千金方》(golden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
E. 《难经·七十二(seventy — two)难》
[单选题]治痰剂中常配伍的药物是
A. 理气药
B. 清热药
C. 平肝药
D. 补益药
E. 温里药
[单选题]在半夏泻心汤中,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意义,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苦寒泻热
B. 合半夏、干姜苦降辛开,升降气机,散结除痞
C. 清胃止呕
D. 佐制半夏、干姜之热,以防温燥太过伤阴
E. 合干姜寒热并用,以调心下之寒热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oog3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