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7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两个方面(two sides)、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不断学习(unceasing study)、教育阶段(education stage)、教育者与受教育者(educators and persons receiving)、儿童心理发展观(the idea of children ' s psychological ...)、自我中心(egocentricity)

  • [单选题]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 A. 行动
    B. 内化
    C. 执行
    D. 泛化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the idea of children s psychological )上提出了( )。
  • A. 最近发展区理论
    B.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C. 人格发展理论
    D. 认知发展理论

  • [单选题]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 )。
  • A. 例证
    B. 外延
    C. 名称
    D. 属性

  • [单选题]教育具有学校化、封闭化、标准化等特点的教育阶段(education stage)属于 ( )
  • A. 非形式化教育
    B. 形式化教育
    C. 制度化教育
    D. 未来的教育

  • [多选题]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
  • A. 裴斯泰洛齐
    B. 凯兴斯坦纳
    C. 涂尔干
    D. 卢梭
    E. 诺笃尔普

  • [单选题]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为
  • A. 顿悟说
    B. 尝试一错误说
    C. 刺激反应说
    D. 联结说

  • [单选题]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educators and persons receiving)共同认识的( )。
  • A. 主体
    B. 客体
    C. 教的主体
    D. 学的主体

  • [单选题]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 2~5岁
    B. 6~7岁
    C. 8~10岁
    D. 11~12岁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jv654.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