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9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电生理机制(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呼吸困难(dyspnea)、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ressure)、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关于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B. 频率常为150~250次/分
    C. P′R间期正常或延长
    D. 心房率过快时可出现QRS波群变形
    E. 心房率过快时可出现2:1、3:1下传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Brugada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是
  • A. 早期后除极
    B. 右心室外膜自律性增高
    C. 2相折返
    D. 晚期后除极
    E. 与碎裂电位有关

  • [单选题]以下应立即终止运动试验的情况是
  • A. 收缩压较基础值升高>10mmHg
    B. 轻度胸闷
    C. 出现面色苍白、发绀
    D. 无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0.05mV
    E. ST段水平型下移0.01mV

  • [单选题]"冠状T波"广义上指
  • A. T波直立或倒置,双支对称,顶端或底端呈箭头样
    B. T波直立高耸,呈帐篷样
    C. T波倒置,呈鱼钩样
    D. T波低平或双向
    E. T波深倒置,呈瀑布样

  • [多选题]关于心房扑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令患者运动可促进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成倍数加速
    B. 房扑时心室率极不规则
    C. 房扑具有不稳定倾向
    D. 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E. 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心房扑动

  •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逸搏心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指连续3个及以上的交界性逸搏
    B. QRS波群形态与窦性下传者相同或相似
    C. 频率多为40~60次/分
    D. 长间距后延迟出现
    E. QRS波群前后不会出现逆行P′波

  • [单选题]男性,38岁,曾行射频消融房性心动过速治疗,术后6天,患者出现间断性左胸部疼痛,24小时前再次发作,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ressure)62mmHg,体检无异常发现,ECG和胸片无明显异常。下一步最佳检查是什么
  • A. 超声心动图
    B. Holter
    C. 运动试验
    D. 肺通气灌注扫描
    E. 冠状动脉造影

  • [单选题]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gpkg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