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牛顿定律(newton law)、法律规定、经济利益(economic interests)、被保险人(the insured)、吊销营业执照(revoking business license)、有期徒刑(fixed term imprisonment)、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组成部分(part)、家庭主妇(housewife)、暂缓执行
[单选题]:保险利益:又称可保利益或者可保权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利害关系而享有的合法的、可以用金钱估计的、确定的经济利益。按照保险利益原则,下列哪个当事人的投保行为有效?( )
A. 某人为自己购买的一注彩票投保
B. 某人为自己屋前的一棵国家一级保护树木投保
C. 某人为自己与女友的恋爱关系投保
D. 某人为自己新买的汽车投保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2 3 7 12 22 41 75 ( )
A. 126
B. 128
C. 132
D. 138
[单选题]99 甲乙丙三人从法学专业毕业后,一人当上律师,一人当上法官,一人当上检察官,
对三人的职位存在以下三种猜测正确的是( )
(1)甲当上律师,乙当上法官
(2)甲当上法官,丙当上律师
(3)甲当上检察官,乙当上律师
A. 甲可能是律师,丙可能是法官
B. 乙可能是法官,丙可能是律师
C. 甲是检察官,乙是法官,丙是律师
D. 丙可能是律师,也可能是检察官
[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法,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是( )。
A. 企业对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B. 企业认为某工商局的文件不合法
C. 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其职务不服
D. 企业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单选题]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 31~33 题: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 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A.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知识,家庭主妇(housewife)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B. “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
C. 物质的耗费
D. 精神的耗费
E. 使用
F. 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单选题]四、定义判断。本部分包括单定义判断、多定义判断两类。
A. (一)单定义判断:先给你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一组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开始答题I
B. 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根据定义,下列可以可以适用缓刑的是( )。
C. 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D. 甲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管制6个月
E. 乙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但其完全没有悔罪情节
F. 丁某因侵占罪被判处拘役2个月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7x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