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戊二醛(glutaraldehyde)、肌纤维(muscle fiber)、血吸虫(japonicum)、不规则(irregular)、亲和力(affinity)、肾小管上皮(renal tubular epithelial)、Ⅰ型胶原纤维、多聚甲醛固定(paraformaldehyde fixed)、橘红色(jacinth)、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
[单选题]Mallory三色染色法着红色的物质是
A. 胶原和网状纤维
B. 软骨
C. 黏液和淀粉样物质
D. 髓鞘和红细胞
E. 神经胶质纤维和肌纤维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下列的哪一项在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为阴性
A. CD20
B. CD5
C. CD10
D. CD79α
E. IgM
[单选题]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的结果是
A. 胶原纤维呈黑色,细胞核呈蓝色,其他呈黄色
B. 胶原纤维呈绿色,细胞核呈红色,其他呈黄色
C. 胶原纤维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其他呈绿色
D. 胶原纤维呈黄色,细胞核呈蓝色,其他呈绿色
E. 胶原纤维呈红色,细胞核呈绿色,其他呈黄色
[单选题]下列关于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成人共有206块骨
B. 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C. 全部骨依其存在部位分为躯干骨和四肢骨
D. 按功能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E. 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单选题]营养不良性钙化的病灶可见于下列组织内,除外
A. 血吸虫卵
B.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 血栓
D. 干酪样坏死灶
E. 肾小管上皮
[单选题]对于组织固定所起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保持细胞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防止自溶与腐败
B. 组织细胞内的物质经固定后对染料产生相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
C. 组织细胞内的物质经固定后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
D. 经过固定使细胞内的一些蛋白等凝固,使其定位于细胞内的原有部位
E. 组织固定后可产生不同的折光率
[单选题]核酸的变性温度为
A. 25~37℃
B. 42~75℃
C. 80~100℃
D. 105~110℃
E. 110~120℃
[单选题]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不正确的是
A. Ⅰ型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
B. Ⅱ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的疏松网状分布
C. Ⅲ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
D. Ⅳ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E. Ⅴ型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绿色
[单选题]肾穿刺电镜标本的固定液和其浓度是
A. 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
B. 10%甲醛固定液
C. 2.5%戊二醛固定液
D. 4%多聚甲醛固定(paraformaldehyde fixed)液
E. 1.25%戊二醛固定液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w9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