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外源性(exogenous)、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心脏病患者(cardiopath)、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左、右心房
[单选题]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波切迹第一峰代表右心房除极
B. P波切迹第二峰代表左心房除极
C. P波切迹中间部分代表左、右心房共同除极
D. 正常人P波峰间距不超过0.03s
E. P波峰间距>0.04s仅见于左心房肥大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最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是
A.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D. 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
E.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目前推荐数字化心电图机的频率响应范围应为
A. 0.01~30Hz
B. 0.05~30Hz
C. 0.05~50Hz
D. 0.01~150Hz
E. 0.1~100Hz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间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内心室不能感知任何电信号,避免交叉感知
B. 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V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作用是防止交叉感知T波,引起心室抑制
C.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是防止心房感知逆传P波,诱发PMT
D. 通常PVARP要小于VRP
E. 总心房不应期等于AV间期+PVARP,等于上限起搏间期
[单选题]关于心房颤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房颤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分为急性心房颤动和慢性心房颤动
B.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有折返学说和驱动学说
C. 心房颤动均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cardiopath)
D.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
E.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房扑动-颤动
[单选题]关于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不正确的说法是
A. 第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
B. 第一度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体表心电图无法识别
C. 第二度Ⅰ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与窦性心律不齐相似
D. 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可分为三度
E. 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是由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所致
[多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多选题]下述哪些药物可以阻断钾通道
A. 异搏定
B. 胺碘酮
C. 溴苄胺
D. 普罗帕酮
E. 索他洛尔
[单选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A. 凌晨2~6时
B. 早晨7~11时
C. 下午17~21时
D. 夜间21~0时
E. 中午12~15时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vqn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