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血清蛋白(serum protein)、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氢离子浓度(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面面俱到、骨髓浆细胞、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
[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尿色如浓茶,化验有贫血,血Hb68g/L,网织红细胞18%,尿常规(-),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尿胆原强阳性,血总胆红素41μmol/L,直接胆红素5μmol/L,Coombs试验(+)。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地中海贫血
E. 营养不良性贫血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在制定调查计划时,为了明确达到调查目的,要求
A. 指标要具体
B. 指标要精选
C. 尽量用客观特异性的计量指标
D. 指标要面面俱到
E. 尽量多用计数指标
[单选题]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
B. 扩散性离子钙具有生理活性
C. 非扩散钙无生理活性
D. 非扩散性钙和离子钙之间可以互相转变
E. 非扩散性钙不可以释放成游离钙
[单选题]患者,男,45岁,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25%,血沉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 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B. 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C. 多发性骨髓瘤
D. 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
E.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
[多选题]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
A. 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
B. 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
C. 对吸光度的干扰
D. 降低与抗体的结合
E. 影响电泳和层析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种疾病最难加以鉴别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 缺铁性贫血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E. 多发性骨髓瘤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液pH代表血液的酸碱度
B. 血液pH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C. pH正常可排除酸碱平衡紊乱
D. pH>7.45为碱血症
E. pH<7.35为酸血症
[单选题]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因为其抑制了血小板生成
A. 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2)
B. PF3
C. 血栓烷A2(TXA2)
D. 前列环素(PGI2)
E. PF4
[单选题]类毒素是
A. 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 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C.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 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E.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rgp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