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腹膜炎(peritoniti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氟化钠(sodium fluoride)、遗传性疾病(hereditary diseases)、骨髓巨核细胞(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巨核细胞减少(megakaryophthisis)、各种类型(various type)、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

  • [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A.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障碍
    B. 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C. 血小板功能异常
    D.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E. 血小板结构异常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出现下列哪种变化是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 A. 出现Auer小体
    B. May-Hegglin畸形
    C. Pelger-Huet畸形
    D. Dohle小体
    E. Alder-Reilly畸形

  • [单选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不具有下列哪些改变
  • A. 常有Ph染色体
    B. 有白血病裂孔现象
    C. 过氧化酶染色呈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
    D. 原始粒细胞胞浆中有Auer小体
    E.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不可被氟化钠所抑制

  • [单选题]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临床最常见的肠外感染是
  • A. 烧伤创面感染
    B. 肺炎
    C. 泌尿系感染
    D. 败血症
    E. 腹膜炎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pvpp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