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儿,2岁,急起发热、流涕4天,皮疹1天于2月3日入院,查体结膜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肥大细胞(mast cell)、末梢神经、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恢复期(convalescence)、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败血症(septicemia)、反应类型、丝虫病(filariasis)、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外毒素

  • [填空题]患儿,2岁,急起发热、流涕4天,皮疹1天于2月3日入院,查体结膜充血,面部可见红色斑丘疹,口腔科普利克斑阳性,查血WBC4.0乘以十的九次方/L。

  • 如将其痰液进行瑞氏染色可发现有诊断价值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流脑发生皮肤瘀点的病理基础是
  • A. 血管脆性增加
    B. 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
    C. 广泛血管内凝血
    D. 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E. 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 [单选题]近年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肠球菌
    E. B组链球菌

  • [单选题]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不包括
  • A. 初期
    B. 发热期
    C. 极期
    D. 恢复期
    E. 后遗症期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脑囊虫病的临床型
  • A. 脑室型
    B. 脑实质型
    C. 软脑膜型
    D. 脊髓型
    E. 末梢神经型

  • [多选题]通常认为免疫因素是丝虫病(filariasis)主要的病理改变机制,参与丝虫病(filariasis)淋巴系统病变的变态反应类型包括 ( )
  •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Ⅴ型变态反应

  • [单选题]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
  • A. 胀痛
    B. 窜痛
    C. 灼痛
    D. 刺痛
    E. 重痛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l7lxp.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