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s)、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肠道病毒(enterovirus)、破伤风(tetanus)、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立克次体(rickettsia)、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无生命(abiosis)、不耐热毒素LT
[单选题]细菌丢失哪种成分仍可存活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染色体
D. 核糖体
E. 核质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 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 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 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 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甲型肝炎病毒(HAV)归属于
A. 嗜肝DNA病毒属
B. 嗜肝RNA病毒属
C. 肠道病毒属72型
D. 嵌杯病毒科
E. 黄病毒科
[多选题]有关"白喉的免疫"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免疫
B. 隐性感染后可获得免疫
C. 主要靠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
D. 可用锡克试验测定
E. 愈后不能获得牢固免疫力
[单选题]目前发现的能在无活性细胞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立克次体
D. 病毒
E. 真菌
[单选题]既有芽胞又有鞭毛结构的细菌是
A. 大肠杆菌
B. 炭疽杆菌
C. 破伤风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单选题]副溶血性弧菌首次发现并分离培养成功是在
A. 1940年
B. 1950年
C. 1952年
D. 1948年
E. 1962年
[多选题]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的特性包括
A. 常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B. 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C. 可以是轻度腹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腹泻
D. 致病物质包括耐热肠毒素
E. 致病物质包括不耐热肠毒素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j7r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