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下列不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术的适应证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8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抗结核药物(antituberculosis drugs)、阿霉素(adriamycin)、抗结核治疗(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粗纤维(crude fiber)、肌萎缩症(muscular atrophy)、等速运动(uniform motion)、脱髓鞘改变(demyelinating)、神经核(nucleus)、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交感神经性颈椎病

  • [单选题]下列不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术的适应证的是

  • A. 影像上有颈椎间盘突出,且与临床体征相符
    B. 神经根症状明显,持续2个月,保守治疗无效
    C. 椎间隙变性明显者,椎间隙在3mm以下者
    D. 椎间盘造影可以复制症状者
    E. 交感神经性颈椎病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为达到治疗时兴奋A类纤维,激活粗纤维,TENS治疗仪所设计的脉冲波宽为(  )。
  • A. 0.04~0.3ms
    B. 0.3~0.4ms
    C. 0.4~0.45ms
    D. 0.45~0.5ms
    E. 0.01~0.04ms

  • [单选题]临床最常用的神经破坏性阻滞药物是(  )。
  • A. 甘油
    B. 乙醇和苯酚
    C. 阿霉素
    D. 亚甲蓝
    E. 甲醛

  • [单选题]肢体制动或固定后早期,下列哪项对防止肌肉萎缩和恢复肌肉功能最有效?(  )
  • A. 等速运动练习
    B. 等长练习
    C. 抗阻练习
    D. 等张练习
    E. 牵伸或伸展练习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手术适应证(  )。
  • A.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抗结核药物效果不佳
    B. 年龄过大或过小
    C. 抗结核治疗在2周之内
    D. 有其他脏器活动性结核病变
    E. 窦道流脓经久不愈

  • [单选题]下列选项符合神经阻滞疗法禁忌证的是(  )。
  • A. 神经痛
    B. 心绞痛
    C. 平滑肌痛
    D. 缺血性疼痛
    E. 局麻药过敏或有出血倾向者

  • [单选题]发病年龄20~50岁,男性多发,少数有家族史。头痛的发作非常刻板,即疼痛发作的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午睡后或凌晨发作最常见,无先兆,特点是:短暂、剧烈和爆炸样头痛发作。位于一侧眼眶、球后和额颞部,伴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塞和Horner征,每次发作10分钟至3小时,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该头痛属于(  )。
  • A. 复杂型偏头痛
    B. 典型偏头痛
    C. 丛集性头痛
    D. 紧张性头痛
    E. 特殊类型偏头痛

  • [单选题]下述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的病理改变和鉴别诊断哪项正确?(  )
  • A. 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失、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需与先天性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张力不全鉴别
    B. 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的病理改变为脑于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需与先天性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张力不全鉴别
    C. 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和脑于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皮质脊髓束见脱髓鞘改变(demyelinating);需与颈椎病性脊髓病、伴传导阻滞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脊髓空洞症鉴别
    D. 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失、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需与颈椎病性脊髓病、伴传导阻滞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鉴别
    E. 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症的病理改变为延髓及脑桥运动神经核(nucleus)变性;需与先天性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张力不全鉴别

  • [单选题]左腕掌侧切割伤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阳性,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 A. 正中神经
    B. 尺神经
    C. 桡神经
    D. 前臂内侧皮神经
    E. 前臂骨间背神经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eenv8k.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