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可能性(possibility)、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兴奋性(excitability)、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仔细观察(careful observation)、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房室结双径路引起一段时间内PR间期持续延长的原因是由于
A. 分别经快慢径传导
B. 分别经慢慢径传导
C. 慢径路传导速度慢
D. 快径路连续被慢径路下传的激动逆行隐匿除极
E. 慢径路连续被快径路下传的激动逆行隐匿除极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
A.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结束,进入超常期
B. 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C. 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 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 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关于交界性期前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交界性期前收缩在期前收缩中最多见
B. 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前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12s
C. 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后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20s
D. 提前的QRS波群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
E. 仔细观察(careful observation),提前的QRS波群前后一定有逆行P′波
[单选题]关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B. P′R间期>0.12s
C. 异位P′波后继以正常或变异的QRS波群
D. 异位P′波后应有QRS-T波
E.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单选题]右心室流出道的下界是
A. 界嵴
B. 室上嵴
C. 三尖瓣的隔侧瓣
D. 前乳头肌
E. 隔缘肉柱
[单选题]心室颤动后,病人将在多长时间内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
A. 2~3min
B. 3~5min
C. 4~6min
D. 6~8min
E. 6~10min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o4xzwj.html